白蠟樹冠廣卵形;單葉扇形,長枝上螺旋狀散生,短枝上3~5簇生,入秋葉色金黃;雌雄異株,花期4~5月;種子核果狀,果期9~10月。喜陽,不耐庇蔭;耐寒性強,也能適應高溫多雨氣候;喜深厚、濕潤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較耐旱,不耐積水;生長速度慢,壽命長;抗風力強,對大氣污染有一定抗性。我國特產(chǎn)的孑遺樹種,被尊稱為 “活化石”,目前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廣,栽培中心在江蘇、山東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
。1)播種白蠟繁殖 10~11月種子自然成熟脫落后,從地面拾取有數(shù)十年樹齡健壯母樹的種子,集中堆于陰處4~5d,淘洗干凈后攤曬2~3h,隨即收起立即播種或濕沙層積貯藏至翌年春播。常用平畦點播或條播,播種溝深4~5cm,溝距30~40cm,將種子按8~10cm 的株距逐粒橫放于溝內(nèi)。播后覆土厚3~4cm,加覆稻草等保墑,用淺鋤法在土表松土,深不超過2cm。幼苗出土后將覆草移于行間,仍進行松土除草,注意不能損傷幼苗。40~50d開始萌芽出土,夏季高溫季節(jié)適時澆水降溫,必要時進行遮陰;加強肥水管理,并適量施入草木灰或硫酸亞鐵等肥料。當年苗高可達20cm,第二年秋季落葉后移栽,可不帶土球,將主根稍加修剪,促使側(cè)根的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