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形態(tài)特征】 白蠟半落葉小喬木,白蠟高5~8m,冠幅約6m,樹皮灰褐色,有淺裂及顯著皮孔。枝條開展,下垂;小枝圓形,幼枝有絨毛,長大漸光滑。革質葉互生,圓形或闊卵形,長、寬9~15cm,頂端2裂,狀如羊蹄,有深凹,深達葉全長的1/3~1/2;表面暗綠色而平滑,背面淡灰綠色,微有毛,基出脈9~11條,掌狀脈清晰。9~11月頂生總狀花序,花大10~12cm;花瓣倒卵狀矩形,玫瑰紅或玫瑰紫色;花5瓣,白蠟其中4瓣分列兩側,兩兩相對,而另一瓣則翹首于上方,形如蘭花狀,又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氣味。果期2~3月,莢果帶狀扁平,長12~25cm、寬2~2.5cm,略呈彎鐮狀,成熟時開裂,木質的果瓣扭曲將種子彈出;種子近圓形,扁平,徑12~15mm,種皮深褐色。
【幼苗繁育】 白蠟播種繁育。9~10月收集成熟莢果,取出種子,埋于干沙中置陰涼處越冬。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蠟播種,播前用60℃溫水浸種,水涼后繼續(xù)泡3~5天,每天換涼水1次,種子吸水膨脹后,放在15℃環(huán)境中催芽,每天用溫水淋澆1~2次,待露白后播于苗床,2 周出苗,出苗后適當間苗。4 片真葉時按寬行60cm、窄行40cm、株距30~40cm 移植疏松肥沃壤土中。幼苗期冬季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。
【大苗栽培】 白蠟播種苗培育1~2年株高2m 時移栽;徑10cm 以上大苗移栽前在主干3~5m 處截干并保持一定樹形,適當疏枝和截短,分枝留0.2~1m 長。白蠟土球直徑為徑的6~8倍,栽植不宜過深,種植后設立支架保護。